2025年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政策解读:升规不是目的,产业跃升才是关键

2025-10-29 10:30
来源:

  一、政策逻辑升级:从“扩面增量”到“提质强链”

  过去,“小升规”政策侧重于扩大规上企业总量,以支撑工业经济数据增长。而2025年广东政策体系明显转向:

  • 目标重构:不再单纯追求“新增多少家规上企业”,而是强调“升规企业中有多少成长为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或产业链关键节点”;

  • 资源聚焦:财政奖补、技改支持、要素保障等政策资源,优先向具有技术含量、创新潜力和产业链协同能力的企业倾斜;

  • 评价机制优化:部分地区(如广州、佛山)已将“升规后两年内的研发投入强度”“数字化水平”“亩均效益”纳入后续政策兑现考核。

2025年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政策解读:升规不是目的,产业跃升才是关键

  二、三大跃升路径:升规只是起点,转型才是核心

  广东正通过政策组合拳,引导升规企业同步推进三大跃升:

  1. 向“专精特新”跃升

  • 对首次升规且同步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

  • 升规后一年内获评省级“专精特新”的,额外给予10万—30万元叠加奖励;

  • 优先推荐参与“链主”企业供需对接,嵌入重点产业链。

  2. 向“数智制造”跃升

  • 2025年起,所有“小升规”培育库企业须接受免费数字化诊断;

  • 实施数字化改造的升规企业,可叠加申领最高100万元技改补贴;

  • 推广“升规+上云用数赋智”一体化服务包,降低转型门槛。

  3. 向“绿色低碳”跃升

  • 升规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清洁生产或绿色工厂建设,可享绿色金融贴息;

  • 纳入省级绿色制造体系的企业,在后续项目申报中予以加分。

  三、政策工具升级:构建“升规—稳规—强规”全周期生态

  为避免企业“升了又退”或“大而不强”,广东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

2025年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政策解读:升规不是目的,产业跃升才是关键

  四、企业应对建议:以“产业思维”谋划升规

  面对政策导向的深刻变化,小微工业企业应转变思路:

  • 不要只算“奖励账”,更要算“发展账”——将升规作为管理升级、技术投入、市场拓展的契机;

  • 主动对标产业链需求,思考自身在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广东优势产业集群中的定位;

  • 提前布局创新要素,如申请专利、建立研发机构、引入数字化系统,为后续申报“专精特新”“高企”打基础;

  • 善用政府服务资源,积极参与工信部门组织的“升规赋能行动”“产业链对接会”等活动。
 

   (//m.auto-fm.com/)成立16年来,致力于提供 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创新创业大赛、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关注【科小泰】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

阅读全文

视频专栏

    栏目ID=3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