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泰创新研究院

科学.专业.权威.客观.公正

全国热线:

136-3207-5636
全国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平台

科技成果评价

构建形成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新格局

科泰创新研究院 2022-12-15 16:17

推动创新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应有之义,要在科技服务上下功夫,加快构建全链条全流程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其中,政府部门、高校、学会等组织机构均从不同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何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今天,一起随阿里猿来看看相关部门、高校、学会组织负责人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交流探讨吧。

从产生、转化、应用方面发力深耕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田”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转方式调结构重要作用的关键环节。”重庆市科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牟小云表示,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提出把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作为主抓手,这对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他表示,接下来,市科技局将深耕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田”从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方面发力

在成果产生方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大数据智能化为主方向,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强化形成科技创新的特色和优势,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制造硬、研发软向科技强、制造强转变。重点包括围绕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点”,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强化原创性突破、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应用,培育一批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瞄准空天开发、基因技术、未来材料、光电子等未来产业方向,组织开展前沿技术研发,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瓶颈,加快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在成果转化方面,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链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大幅提高成果转化成效,让更多成果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重点包括贯彻落实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政策,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探索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建立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负面清单;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提质提速发展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加快建设大型科技企业孵化器,着力建设易智网、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好分布式中试熟化平台,大力培育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技术经理人;形成更加有效的金融支撑,推动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扩面放量,组建科技创新投资平台,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吸引国内外知名创投机构来渝,推动更多科技资本、金融资本有效转化为现实产业资本。

在成果应用方面,重点包括完善市场化应用政策,推广“在研一批、开发一批、上市一批”新产品滚动开发模式,落实首台(套)装备等支持政策,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链供应链无缝衔接;开放应用场景,采取制定应用场景供给计划、发布项目建设清单、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征集优秀应用案例等方式,形成应用场景到发展机会价值转化的生态闭环,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开展典型应用示范,以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为抓手,强化智能工厂、城市大脑、自动驾驶等十大应用场景示范带动,高水平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

构建形成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新格局

构建形成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新格局

助推重庆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西南大学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先后与重庆市各区县、四川、贵州、上海、浙江等省市的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合计33项,涉及3个专利权作价入股、31项专利权转让、6项专利权实施许可、6个植物新品种实施许可等。

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表示,作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建设高校,西南大学首先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如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导向的评价机制,对获得授权的知识产权类成果,并实现成果转化在校经费100万元以上的,级别认定等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或经费达100万元的纵向项目等。

其次,学校成立了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学科技园,负责为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熟化、中试和孵化。

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学校注重突出优势特色进行成果转化。比如,李加纳教授油菜团队攻克了“甘蓝型黄籽油菜育种”中黄籽油菜粒色不稳和产量抗性不好的两大世界性难题,通过校企合作,团队建立起3000亩黄籽油菜杂交制种基地和10万吨黄籽油菜加工厂,实现甘蓝型黄籽油菜新品种规模化生产,为农民和农业加工企业增收增效上百亿元。廖志华教授团队专注于对东莨菪碱生物合成和青蒿素代谢调控的基础研究,以三项专利作价1000.77万元,校企合作联合成立公司。该转化项目是学校首例作价上千万元入股公司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案例。

“校地合作是西南大学成果转化的一大特色。”崔延强表示,学校深入实施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重庆行动”和乡村振兴行动计划,科技助力打造石柱县“黄连之乡”、忠县“柑橘之城”、丰都县“肉牛之都”、巫山县“脆李之乡”等一批特色优势农业品牌,其中石柱黄连是非常典型的。

作为我国黄连主产地,石柱的黄连总产量占全国的60%、全世界的40%。但由于缺少科技支撑,黄连产业效益一直较低。西南大学针对黄连种植病害多、深加工缺失等问题,建立黄连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使选育的新品种黄连有效成分含量提高50%,延长黄连产业链条,促进石柱全县黄连产值达3.6亿元,种植户户均收入4万元左右。

他表示,下一步,西南大学将逐步建立专利布局、专利导航及申请前评估等制度,做好授权专利分级评价;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及运营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国家、区域、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建好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等重大科技平台;继续深入实施校地协同发展战略,构建形成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新格局,成为助推重庆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思想库、创新源、人才泵。

积极推进“下山办院” 着力开展校地企协同创新

“近年来,我们全面落实国家和重庆市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战略和政策,坚持‘四个面向’为指导,培育了一批高质量、高价值创新成果,增强校地、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新波表示。

具体来说,学校建立了以转化为导向的激励制度,改革学校科技管理制度,将成果转化作为重要指标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在科技奖励、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倾斜。

通过实施科技成果培育计划,学校鼓励科研团队将理论成果转化为新材料、仪器设备或装置、样机/原型机、系统等原型产品,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程。

通过开展科技成果赋权探索,学校试点赋予科技成果完成人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激励科研人员积极主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充分体现科研人员的创新价值。

通过建立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合作机制,积极与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机构、技术交易平台合作,联合开展科技成果筛选、信息发布、技术对接等成果转化工作,拓展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

高新波举例说,重邮从2016年开始探索将科技成果所有权赋予成果完成人,由成果完成人联合行业企业实施成果转化。学校光电学院科研团队经过多年努力,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惯性导航定位系统技术”和“数字多媒体广播系统技术”,并作价450万元,与九龙坡区和两家企业共同组建重庆聚邮拓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占公司30%的股份,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相关成果的应用。

此外,重邮工业物联网科研团队自主研制了国际领先的工业物联网系列技术成果。为推动相关成果产业化应用,学校试点将“EPA网关及网络控制、测试技术成果”所有权赋予科研团队,作价600万元,与北京一家公司联合成立重庆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占公司20%的股份。仅2020年,公司就完成了重庆市医药、食品行业37家企业的智能制造诊断工作。

在开展校、地、企协同创新方面,重邮积极推进“下山办院”,着力开展校地企协同创新,服务经济发展。比如在南岸区布局建设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布局建设重庆市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孵化中心,在仙桃数据谷布局建设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结合重庆市智能产业发展规划,聚焦大数据智能化、集成电路设计、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等领域的产业需求,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运用,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他表示,下一步,重邮将进一步破除科研评价体系中的“五唯”导向,突出成果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评价,引导科研人员产出突破性原始创新成果和高价值应用技术成果。突出科研成果评价质量导向,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增加高质量、高价值成果以及成果转化的权重,引导评价工作突出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成立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中心,进一步拓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推进环重邮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打造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提供开放的交流合作平台 探索技术转移转化新模式

“科技创新的应用离不开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敢于挑战重大科学问题,多做有用、实用的研究,有利于把科技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陈洁表示,当前,我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还不够紧密。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将在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努力发展成为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推动者、创新变革的促进者和科学文化的传播者,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创新活动,聚力打通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堵点和难点,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她认为,伴随着重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创新呈现新态势。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联结的基础是信息互通,为此,要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市产学研促进会将努力提供开放的交流合作平台,探索技术转移转化新模式。

“即将举办的首届重庆四川技术转移转化大会,将发布一批川渝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推广一批行业急需、学科前沿的地方标准,表彰一批川渝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川渝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和产学研合作试点企业。”在她看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项目落地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又长期的工作。技术转移转化大会的召开,将以服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抓手,把创新、创业、资本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全面服务、专业服务、精准服务、贴身服务,力争在服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做出品牌和特色。

“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高成果转化效率的最优途径。”陈洁表示,今后,市产学研促进会将每年举办技术转移转化大会,积极发挥平台资源聚集效应,打破学科、行业、地区界限,为产业赋能、为区域赋值、为企业赋智;积极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引入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联结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创业者,提供分析需求、整合要素、集成研发等专业化服务,促进信息、人才、技术、市场的有效融合和流动共享;积极建立联系企业的长效机制,开展科技信息服务,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精准对接,推动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入融合的格局。

她谈到,市产学研促进会广泛联系着重庆的科技工作者,能及时掌握行业中科技成果的最新信息,今后也将通过在区县的各产业园区建立学会科创服务工作站、开展技术开发推广服务和专项技术培训、组织专家团队开展现场技术咨询等,打破企业或各学科间的界限,推进园区校区厂区“三区融合”,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参与构建产业技术战略联盟,推动科研创新奔着转化去、奔着市场去、奔着效益去。

本文梳理了重庆区域近年来政府部门、高校和学会组织在技术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未来的具体推进方向。市科技局将深耕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田”从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方面发力,高水平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均通过制度建设完善了内部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导向的激励评价机制,同时注重科技成果转化的校地合作。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以举办川渝技术转移转化大会为抓手,积极发挥平台资源聚集效应、协同效应,为产业赋能、为区域赋值、为企业赋智。

(m.auto-fm.com) 成立13年来,致力于提供 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技术改造瞪羚企业认定首台套 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ISO体系认证等服务。关注【科小泰】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