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案例
相关资讯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操作指南和典型案例集
前言
为加大《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贯彻实施力度,提升政策精准送达率,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议事协调联席会办公室近期编制发布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操作指南和典型案例集》。“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创业中关村”公号将以专栏形式陆续推出“操作指南和典型案例”相关内容,以扩大《条例》社会影响力,激发全社会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动能,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力北京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本期推出第二十二篇“提升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地位典型案例”。
提升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地位典型案例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研发合作平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摘要】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释放自身20余年的产业经验和资源,针对医疗器械垂直领域,建设开放式研发合作平台,通过整合产业化过程中所需的工程技术、知识产权、加工服务、法规咨询、金融资本等优势资源,锁定医疗器械、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高精尖领域的创新技术,以服务建设生态、以专业吸引项目,打通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医疗器械产业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整合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理、工、医等学科互相渗透,行业自身发展壁垒高、投资大、路径长,科技转化工作充满挑战。在借鉴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通集团)释放自身20余年的产业经验和资源,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北京和义广业创新平台科技管理有限公司,全力打造开放式研发合作平台,对技术、能力和资源进行灵活配置,让个人、企业、科研人员和创业者都能获得覆盖医疗器械研发全过程的服务,使封闭式研发体系转变成为网络研发体系,构建开放式的创新研发模式。
平台聚焦医疗器械、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高精尖领域的创新技术,定向挖掘高校、科研院所的优质项目,通过整合产业化过程中所需的工程技术、知识产权、加工服务、法规咨询、金融资本等优势资源,以服务建设生态、以专业吸引项目,打通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深入前沿基础研究,挖掘与培育行业高精尖技术。平台通过注入式研发,将客户/市场的需求直接对接给前端的科研环节,实现高校院所和企业深度接触和有机融合。一方面,平台与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医管局技术转移处、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等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沟通走访,及时跟进高校的科研方向、成果进展和转移需求。另一方面,平台依托纳通集团的资源,直接与科研专家建立联系与合作,成为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指定的转化合作平台、中国材料学会的成员单位、北京市自然基金成果转化对接基地、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共建单位。截至日前,平台已储备医疗器械领域项目1000项。其中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聂广军研究员的纳米机器人项目,已成立了转化公司,入驻和义广业医疗创新谷(以下简称“医谷”),并获得了纳通集团的天使轮融资。
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搭建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平台采取“自有专业人员+优质第三方”的服务方式,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产业转化路径策划服务。目前平台团队共23人,硕士学历及以上人员占比78%,涵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脑科学、材料学、医学影像、运营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基金从业资格人员10名。团队大部分拥有多年医疗器械行业从业经历,能够从医疗器械研发、注册、法规、研发项目管理、体系管理、知识产权、投融资并购、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政府项目申报等各个环节提供专业服务;逐渐形成一支懂技术、懂投资、懂转化的“技术经纪人”专业团队。截至日前,平台通过免费咨询及服务收费的模式为70多家外部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平台也积极开展行业内的资源储备,已建立联系的第三方资源近300余家,可以快速精准的帮项目团队找到研发各环节所需的资源。
建设硬件配套资源,开展开放式研发和生产服务。平台建设了具有行业共性的7800平米开放实验室及洁净间,购置了价值3000余万的专业仪器设备,用于开展高端研发服务。包含3D打印实验室、有源医疗器械实验室、设计实验室、生物力学实验室、材料实验室、分析实验室、细胞实验室。可满足企业在生物医学医用材料研发;3D打印定制式产品设计加工;医用内植入物产品设计及测试;机械设计、结构验证及安全性检测(CNAS认证)等方面的开发需求。建设了5400平米的中试工厂,拥有万级、十万级标准的无菌车间。在设备配置上,共计购置国内外生产设备74台,其中包括了从德国、瑞士、日本等国家购买的13台总价值过千万的进口设备,设备硬件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医疗器械企业提供全面的CMO服务,包含有源产品组装生产线、无源医疗器械生产线、生物医用材料制备车间,满足企业项目各阶段的生产需求。例如平台为某教授提供了批量试制产品后期的清洗、包装、灭菌服务,帮助教授跨过生产人员招聘、人员资质、洁净间条件建设、特殊过程验证等涉及产业端的诸多环节,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运营成本。
在资本化支持层面,平台成立了适应项目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池。平台现有和义广业天使资金、纳通海河产业投资基金、集团战略投资等多元化投资渠道。其中,和义广业天使资金,聚焦高校、科研院所早期项目,完成实验室研发向企业化研发的转变;纳通集团战略投资布局,面向战略协同及集团战略方向的项目,采取集团直投的方式,避开市场化基金的退出压力,可以长期陪同企业一同成长;纳通集团联合天津市海河基金成立的纳通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2亿元,聚焦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与和义广业开放式研发平台协同联动,形成产业与资本的合力效应。
此外,平台依托纳通集团自有园区,建设医谷。医谷建筑面积近2万平米,可根据项目自身发展需要,提供定制化的实验室及办公室,实现拎包入住,极大减少了成果落地的资金压力。相较于市场上现有的孵化器,医谷的核心优势在于专业团队、丰富的产业经验和共享的高端设备,可让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驶入快车道。
平台自成立至今,已完成海内外项目投资13项,如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双光子显微镜项目,程天外骨骼机器人项目等。其中程天外骨骼机器人项目于2021年3月获得蓝驰创投数千万A轮融资;采用联合/委托研发的模式和重庆大学联合研发的肺癌诊断电子项目,目前完成样机开发及小样本临床检测试验,已发表专利2篇,正在北京产业化落地过程中;采用直接转化模式的北医三院余家阔教授的“半个性化和完全个性化全膝置换用人工关节”项目,以5000万元完成转让。
相关资讯
- 2023-04-14
- 2022-11-30
- 2022-11-04
- 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