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案例
相关资讯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要实现“1到10”,打通“最后一公里”?
6月26日,2021明月湖·沪渝协同技术转移大会机构研讨会,在两江协同创新区融合创新中心举行。
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洁,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副总裁李莉,上海技术交易所副总裁方天叶,沪渝协同创新中心首席顾问胡卫民 ,上海技术转移机构负责人、投资机构代表,重庆易智网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以及两江协同创新公司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李洁表示,作为两江新区科技创新的靓丽名片和桥头堡,两江协同创新区瞄准新兴产业,设立开放式、国际化高端研发机构,着力打造全球创新要素集聚高地、大学大院大所协同创新高地、科技创新及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本次活动借助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东部中心和上海技术交易所的合作平台,打通与上海优秀科技服务资源的交流渠道,推动沪渝两地共建科技服务体系和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共同打造两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协同发展新格局。希望上海技术转移机构各位负责人及企业家为两江协同创新区进一步做好入驻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出谋划策。
李莉表示,经过两天的参观交流,对协同创新区有了全新的认识,这里快速发展超乎想象,甚至让人想留下来。她认为,做好成果转移转化关键是要给科研人员提供专业化、高端化的服务,如知识产权、竞争情报分析、基础研发服务。同时,她建议两江协同创新区可以建立一支专业的队伍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服务,进一步把整个创新环境和生态营造起来。
方天叶高度评价了两江协同创新区的规划建设,并深入浅出分析了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中,协同创新区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他建议,协同创新区可在园区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公司打造一个聚集平台,实现聚合效应。其次,在转移转化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少不了金融的支撑,协同创新区也可以 聚集金融机构,提高转化效率。
机构研讨环节
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要实现“1到10”,打通“最后一公里”?上海全国高校技术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旭晨认为,首先要让数据“跑”起来,以开放的思想、思维,为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打通向外的输出渠道,“不仅服务于重庆,也可以服务于全国”;其次是让资源“跑”起来,高校院所科研成果的转移或交易,本质不是交易本身,而是服务能力的交易,企业与高校之间,除了专利的买卖之外,重要的带动后续服务。最后是让服务“跑”起来,让服务贯穿于成果转移转化及交易的全流程。
同时,吴旭晨表示,科研成果转移孵化离不开交易平台、政策及资本的“三个支撑”,而资本不仅仅意味着钱,更重要的是话语权,要聚焦于如何利用产业资本去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让资本的力量与产业实现更好的结合。
来自上海复星创富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高级总监骆宾闻从资本市场的视角,为我们剖析技术成果转移到商业应用应该关注几个点,首先是对优秀的技术成果判断,政府机构可以组织一个判断体系或流程;其次要对市场化的判断,包括行业趋势、成长速度等;最后则是当地的落地优势。
来自上海吴淞口创业园有限公司的高级总监沈康分享了运营孵化器的经验,他表示,做科技成果转化,传统的都是根据成果去找市场,其实目前可以围绕企业的创新需求去找一些项目。重庆有不少的产业,可以打造出一个平台,让企业通过平台发布创新需求,从而引导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大学大院大所,围绕着产业创新需求做研发,这更加有利于大中小企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来自冠研专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悦认为,除了打通最后一公里,最开始的一公里也同样重要,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促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目前高校专利有很多,但是质量不一定很高,所以一定要在最开始一公里做好专利的布局,这样有利于我们在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产生比较高的交易价值。
此外,上海有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斌,上海梧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旭东,上海山谷优帮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水彬,重庆本地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易智网的运营总监张波等嘉宾进行了沟通和分享。
相关资讯
- 2022-11-25
- 2022-10-31
- 2022-11-30
- 202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