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一票否决”问题全解析
(一)研发投入强度未达标
政策原文(《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操作指引》2024年版):
“申报企业近一年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低于3%(制造业企业不低于3.5%),且需提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研发费用专项报告。”
常见问题:
研发费用归集错误(误将生产设备折旧、行政管理费用计入研发投入);
审计报告未体现研发费用明细或与税务申报数据不一致。
案例:某深圳电子企业因将生产线调试费用计入研发费用,导致比例虚高被驳回。
(二)专职研发人员占比不足
政策原文(《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评价规范》2024年):
“企业专职研发人员数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比不低于60%。”
典型雷区:
研发人员社保缴纳记录不全(需连续6个月以上);
兼职人员(如高校合作导师)占比超过20%;
未提供学历/职称证书扫描件或证明材料模糊。
(三)知识产权不达标或权属不清
政策原文(《上海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指南》2024年):
“申报企业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申报前3年内获得的有效发明专利≥2件,或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8件。”
高频否决原因:
专利未应用于主营业务(如餐饮企业申报时提供医疗器械专利);
共有专利未提供其他权利人放弃申报的书面声明;
受让专利未完成转让登记公告。
(四)企业信用或合规性问题
政策原文(《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2024年):
“申报企业近三年内不得存在严重失信记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或环保行政处罚。”
核查重点:
信用中国网站“行政处罚”模块存在红黄牌记录;
子公司或关联公司违规牵连主体企业(尤其集团化企业)。
(五)材料造假或关键数据缺失
政策原文(《杭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2024年):
“提交虚假材料或隐瞒重大事实的,一经查实取消认定资格,且三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风险点:
审计报告无二维码防伪标识;
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无技术交易认定登记号;
研发设备清单未附购置发票或资产台账。
二、企业应对策略:三步规避否决风险
(一)申报前自检清单
研发投入:比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指引》,确保归集范围合规;
人员资质:整理研发团队花名册,提前核查社保与学历证明;
知识产权:委托专业机构进行FTO(自由实施)分析,确认权属清晰。
(二)材料规范化管理
使用市级工信部门发布的最新申报模板(如《2024年广州市企业技术中心申报书范本》);
建立“证明材料三级审核机制”:经办人初核→部门负责人复核→外部顾问终审。
(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登录“信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官网提前排查信用与专利风险;
参加市级工信部门组织的预审辅导会(如深圳市每月举办的“技术中心申报答疑专场”)。
(//m.auto-fm.com/)成立16年来,致力于提供 、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创新创业大赛、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关注【科小泰】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
- 上一篇:申请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需要哪些证明材料?认定后能获得多少奖励?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