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加快建设创新型“三个强省”和全面推进改革创新试验的起步之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部署,2016年我省科技工作将按照“总体稳定、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的原则,继续坚持完善既定的工作定位、工作思路、工作抓手,着力提高创新供给质量和效率,力争全年R&D经费支出占GDP 的比重达2.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6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0%左右,全省主要创新指标保持全国前10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升。
按照上述要求,省科技厅对全年工作进行了梳理:
——重点开好9个重要会议
一是全省科技奖励大会;
二是全省科技创新大会;
三是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和科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四是省政府与科技部会商会议;
五是全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工作座谈会;
六是全省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
七是“江淮双创汇”走进市县推进会;
八是与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科技专家听取意见座谈会;
九是科技改革创新务虚会议。
——落实或制定9个重要文件
一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二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
三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指导意见;
四是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五是落实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管理办法,出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意见;
六是制定我省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意见;
七是制定安徽省专利奖励办法;
八是配合启动修订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
九是修订安徽省科技奖励办法。
——全力抓好7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 突出战略规划引领,着力加强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组织开展好纲要学习宣传和解读工作,研究提出我省实施方案,统筹部署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落实纲要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进度安排,指导推动各地抓好纲要贯彻落实,使创新发展理念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广泛共识。
二是编制实施“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对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和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发布我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抓好规划任务分解落实。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任务方面组织编制一批科技专项规划。推动省市规划衔接协调,加强对各市规划编制的指导。做好“十二五”重大创新成就、改革成果等总结宣传工作,弘扬创新时代主旋律。
三是健全创新驱动政策扶持和推进机制。持续抓好创新型省份建设“1+6+2”配套政策落实,统筹协调省直相关部门、各市制定创新驱动发展配套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各市政策兑现落实情况督查和绩效评估,实施好市创新能力第三方评价工作,进一步强化“省抓推动、市县为主、部门服务”的责任机制、“企业愿意干、政府再支持,市县愿意干、省里就支持”的推进机制、依据市场和创新绩效评价进行后补助的支持机制、第三方评价机制等“四大机制”落实。配合省政府组织开展省部、省院会商工作,建立实施厅市会商制度,共同研究解决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调转促”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实施
一是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坚持“科技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省市联动、滚动支持,在新型显示、智能语音、量子通信、集成电路、智能装备、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航空动力、高端医疗装备、生物医药、环境监测与治理、生物育种、农机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智能农业、农业生态环保、科技服务业等领域,组织实施100项重大专项项目、100项重点研发项目,突破一批产业核心和共性技术,推广应用一批科技重大专项成果。积极对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布局,支持各地组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申报参与国家“科技创新2030年重大项目”、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金)实施。
二是加强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互联网+”行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在现代农业、社会发展等领域应用。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量子通信等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加快发展新型科技服务业,扶持培育一批骨干科技服务机构,支持国家高新区、合肥通用机械院等单位开展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和行业集聚发展试点。深化文化科技、军民科技融合,支持安庆等有条件的市申报国家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推进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新业态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三是推进产业集聚发展载体建设。推进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慈湖国家高新区联动发展,支持蚌埠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铜陵、淮南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支持有条件的经开区、产业集中区升级转型为省级高新区,推进合肥、芜湖等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示范建设。集成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深入推进皖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配合争取国家支持合肥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鼓励支持开展基础应用和前沿高技术多学科交叉研究,加速成果转化、熟化和产业化。
(三)突出合芜蚌示范带动,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加快合芜蚌示范区先行先试。获批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依托合芜蚌地区开展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先行先试,在科技人才、成果转化、科技管理等方面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更好地发挥合芜蚌区域创新示范效应,深入开展国家和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推动试点城市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优化区域创新空间布局。
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推进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吸引集聚一批境内外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办领办企业,省重点参股扶持30家人才团队。落实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人才资助政策。加大省杰出青年基金支持力度,完善院士等专家柔性引进机制,新建10家院士工作站。配合建立统一的省高层次人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三是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贯彻落实国家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措施,深入实施科技成果“三权”管理等改革,推进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以及中关村4项新政策向全省拓展落实。落实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皖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和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补助政策。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技术市场交易由注重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四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统筹省级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出台改进加强省级财政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实施意见,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优化六类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流程和投入方式,构建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目标明确、绩效导向的省级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加快建设统一运行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省市县互联互通。完善落实省级科技报告、创新调查、专家遴选和诚信记录等制度。修订完善省科技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加大对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奖励力度。启动研究科技监督和评估体系建设工作,探索“制度+合同+成果”三位一体监督评估手段建设,加强科技项目中期评估和验收管理,全面提高科技项目验收率。
(四)突出提升创新能力,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一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按照成熟期、成长期、初创期,分类实施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贯彻落实新修订的《 管理办法》,争取更多的企业进入高企行列。配合实施创新企业百强工程,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集聚发展。做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统计监测,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基础信息发布平台。
二是构建普惠性企业创新政策体系。发挥企业在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完善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抓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落实,推进企业购置研发仪器设备等能力建设后补助政策落实,配合有关部门制定重大装备首台(套)突破及示范应用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等开发应用。
三是加快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落实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奖励政策,支持中科大磁约束核聚变实验室申请国家实验室,鼓励各地优势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申报建设国家级研发平台。滚动实施好实验室建设计划,支持新建备案一批省级研发平台。研究制定我省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补助机制,鼓励支持滁州、淮北、亳州、六安、池州等市县采取“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方式,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加快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芜湖机器人产业院等高端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五)突出激发“双创”活力,着力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生态
一是组织开展“江淮双创汇”行动。贯彻落实国家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众创平台绩效评价补助机制,支持各地在高校、科研院所周边、开发园区等创新资源密集区新建众创空间60家和创业苗圃、创新工场、星创天地等一批新型孵化平台,完善从众创平台到产业基地的梯级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出台“江淮双创汇”行动方案,重点开展专题活动和团队巡回演讲等活动,搭建综合政务服务、创新创业服务和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四众”模式,实现16个市“双创”活动全覆盖。办好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比赛,组织开展好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等科普宣传活动。
二是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结合。支持省投资集团、信用担保集团与各市合作,实现16个市天使投资基金“全覆盖”,支持有条件的县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引导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加大投资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力度,支持具备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上市、登陆“新三板”、进入省股权交易中心和发行债券融资。支持省投资集团与有条件的市合作建设集创业投资、融资担保、改制辅导、上市路演以及政策服务等为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推进与徽商银行等合作,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深化科技保险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鼓励各地发展种子基金、科技孵化基金以及“双创贷”、“助保贷”等多种科技融资方式。
三是提高创新开放合作共享水平。支持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国际创新合作,落实好引进、共建或到境外设立、并购研发机构补助政策,实施一批对外科技合作项目,建设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支持依托合芜蚌国家高新区共建中德合作产业园。扩大与长三角、中关村等区域创新合作,配合办好国际徽商创新(发展)大会,组织开展系列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加快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云平台建设,落实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共用补助政策,提高科技资源共享共用率。支持建设财政资金购置科研仪器管理数据库。推进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科技基础设施等开放共享。
(六)突出科技服务民生,着力提升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水平
一是提升科技服务“三农”水平。加强生物种业、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农林作物绿色增效、食品安全、农业信息化等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撑我省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推进技术创新、集成示范、推广应用等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信息化示范推广工作,拓展基层农村信息服务站点。
二是增强科技服务社会发展能力。推进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行动,加强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减灾防灾等公益性领域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加大科技支持巢湖、淮河等重点河湖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力度。支持合肥、芜湖等市争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推广建设城镇“智慧社区”。加快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支持金寨、颍上等县区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三是抓好科技精准扶贫工作。出台实施科技扶贫实施意见,加大政策及项目扶贫力度,省科技一般性转移支付项目重点支持科技扶贫、皖北发展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等。实施“三区”人才专项计划,支持科技特派员“包村联户”扶贫服务。牵头抓好宿州市埇桥区扶贫工作,埇桥区九里村、涡阳县赵屯村、金安区椿树镇等定点帮扶工作,支持各市县组织开展好科技精准帮扶工作。
(七)突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推动科技治理能力提升
一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去年省科技厅接受了省委巡视和四个专项审计。全省科技系统要以抓好巡视审计成果整改运用为契机,严格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做好工作。进一步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做到与科技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深入学习贯彻各级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相关精神,抓好党章以及“一准则两条例”学习贯彻,加强岗位廉政教育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开展以案说法,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做到多扯袖咬耳、多提醒监督,增强科技系统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廉洁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六大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深入推进科技依法治理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各级科技管理工作者依法治理意识。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安徽省专利条例》等宣传实施,研究制定“安徽省专利奖励办法”。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推进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评估公示和合法合规性审查,抓好科技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制定我省知识产权强省实施意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推动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示范创建活动,完善企事业单位专利管理体系,加大专利执法力度。
三是持续推进干部队伍和作风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在全省科技系统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锤炼从严从实的工作作风。紧紧扭住“常”、“长”二字,锲而不舍地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省委30条和科技厅27条规定贯彻执行,深化拓展政风效能建设。坚持重心下移,抓好科技工作分片联系、调研等制度落实,加强对基层科技工作的分类指导,指导督促市县科技部门认真履行好科技工作推进主体,尤其是科技项目和经费监管主体责任,加强科技项目实施全程跟踪和验收把关,确保财政科技资金安全、高效、依法运转。加强科技系统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争取市县党委、政府支持,充实科技管理力量,推进重要岗位干部交流轮岗和市县科技管理人员创新驱动发展培训“全覆盖”,提升科技管理服务能力。
四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监督问责。支持纪检部门聚焦监督主业,运用好“四种形态”,坚持挺纪于前,做好对科技系统党员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的监督,强化执纪问责。推动反腐倡廉向基层延伸,压力传导,指导各级科技部门建立落实制度建设清单,推动科技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监督管理制度建设“全覆盖”,梳理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全程监控。指导各级科技部门建立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完善内部审计监督,加大对科技项目经费、财务资产管理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零容忍,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努力在全省科技系统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生态。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紧急通知】广州仅有3个名额申请第十八届中国专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