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成立年限
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二)知识产权
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
(三)技术领域
企业主要产品(服务)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如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
(四)科技人员占比
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
(五)研发费用比例
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以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2.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六)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
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创新能力评价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包括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
二、提前准备事项
(一)知识产权规划
1. 提前布局:企业应尽早开展知识产权规划,在研发项目启动时,同步考虑知识产权的申请,避免申报前临时抱佛脚。每年至少申请 3 - 5 项知识产权,形成持续的创新成果积累。
2. 注重关联:申请的知识产权名称应与企业的研发项目、高新收入产品名称紧密关联,清晰体现核心技术点,方便评审专家判断其相关性。
(二)研发费用管理
1. 建立辅助账:规范研发费用核算,建立研发费用辅助账,准确记录研发费用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等。
2. 归集与统计:定期对研发费用进行归集和统计,确保研发费用比例符合认定要求,同时为申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科技人员管理
1. 人员招聘与培养: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招聘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研发能力的科技人员,同时加强内部培训,提升科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2. 资料整理:整理并保存好科技人员的相关资料,如学历证书、职称证书、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记录等,以备申报时使用。
(四)科技成果转化梳理
1. 成果盘点:对企业已有的科技成果进行全面盘点,包括已转化和未转化的成果,明确成果的技术水平、应用领域和转化效果。
2. 转化证明材料收集:收集和整理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证明材料,如产品销售合同、发票、技术服务合同、检测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等,证明科技成果已成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五)研究开发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1. 制度完善:建立健全研发项目管理制度、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研发机构建设与运行管理制度、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等,规范企业研发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2. 文件留存:留存好研发活动过程中的各类文件和记录,如研发项目立项报告、项目结题报告、研发活动记录、会议纪要等,体现企业研发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m.auto-fm.com/)成立16年来,致力于提供 、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创新创业大赛、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关注【科小泰】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
- 上一篇:佛山高新企业认定条件中的知识产权要求是什么?如何准备?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