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2022-08-18 15:51

  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不了国内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步伐,许多外向型中小企业正进行数字化升级,借力数字化平台加速“出海”。阿里国际站打造新外贸操作系统,已成功帮助中小出口企业对接海外市场。而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两化融合”正促进数字化水平在产业链前端、B端(客户端)、C端(消费端)、海外端的总体提升,内需稳中提升,外需不断扩大,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为中小企业带来难得发展机遇。

两化融合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搭乘数字化平台“云端”出海

  早在2020年3月19日,工信部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助推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实现复工复产,增添发展后劲,提高发展质量。《方案》提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为支撑,以提升中小企业应对危机能力、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为目标,集聚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培育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

  如今,在新发展格局下,国家政策不断推动,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努力搭建数字化平台,联系海外客户,利用“云端”撮合与海外客户的交易,从而融入全球产业供应链中。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售产品并实现一站式交易结算,中小企业参加线上展会在“云”端寻觅商机、结交海外合作伙伴,利用网上直播、视频会议、虚拟现实等技术进行商务推介和洽谈签约……不仅实现自身转型升级,也在给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使产业布局更加分散均衡合理

  而在国内市场,数字经济更能促使区域产业分散化发展。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由于数据和信息较容易实现跨区域流动,导致上下游产业链和相关企业在空间上集聚的必要性下降,产业链更短、更扁平,产业布局将更加分散。生产端、消费端都可以在数字平台上进行匹配,既可以不靠近原材料,也可以不靠近消费者,而是分散在不同地区,全国各地的企业和居民都能以同样低的价格购买产品和服务,不会因地理位置不同产生明显区别。

  产业的分散有助于提升区域之间发展的均衡性。产业链的数字化能够及时将用户需求传递给上游供应商,确保按时交付产品,推动柔性生产和分布式生产,这导致价值链布局更加区域化和碎片化,而且会诞生大量基于社区的生产中心、微型工厂及消费中心。

  大赛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100多家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中小企业参赛。经过激烈角逐,6支企业组和6支创客组参赛队伍冲进决赛环节,带来了12个数字经济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和最优质的方案。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易怀宇表示,目前黄埔区聚集民营及中小企业近3万家,依托“企业能办大事”的磅礴之力,重点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能,一批关键技术实现新突破、一批高端制造点燃新引擎、一批新兴产业形成新支柱。

  据了解,黄埔区正积极布局国际数字枢纽,抢占数字“新基建”国家战略制高点。近年来,黄埔区积极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建设,依托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黄埔港、广州国际生物岛四大创新平台,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化国际化孵化器,新设立两支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达160亿元,构建了“1+1+3+N”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超3500家,高技术产品产值约占广州市70%,国家级孵化器28家,科技孵化器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黄埔加速度”。

  “两化融合”:中小企业新机遇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两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核心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的新特征、新模式。在“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的牵引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新机遇。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视频专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