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让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企业落地生根的过程,并申请第三方的两化融合评定机构来现场审核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 。
是指贯彻《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等一系列标准,充分发挥企业“战略-优势-能力” 主线,助推企业在未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 的基本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良好;
2、对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需求,两化融合工作具备良好的基础;
3、企业所属行业:生产制造类型企业,不限制产品所属行业;
4、企业成立一年以上,不限制产品所属行业;
5、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人数在30人左右,但生产高度自动化的企业人数则无具体限制。
6、对销售收入无具体要求,规模以上企业最好。
7、企业要有信息化系统或者将要上的信息化系统,包括ERP(企业资源计划)、PDM(产品数据管理)、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管理管理)、EDS (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MDS (经营管理与决策系统)、(QAS(质量保证系统)、MAS (制造自动化系统)、MES (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OA (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8、两化融合需要公司进行资金保障,要求企业近两年对信息化工业化有持续的资金投入(包括生产设备、信息设备、服务器等)
9、企业要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有独立机房的企业,制定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和机房管理制度。
三、 申报流程
流程分三个阶段:体系建立阶段、体系实施阶段、体系审核阶段。
八个步骤:贯标启动、现状调研及差距分析、文件体系策划及发布、新型能力(体系)策划、新型能力实施与运行、评测和改进、分级评定,以及体系保持和持续改进。
1、贯标启动
1)、召开贯标工作启动会
2)、制定贯标工作实施方案
3)、 标准直贯/解读/实施培训
2、现状调研及差距分析
1)、现场调研
2)、诊断对标
3、文件体系策划及发布
1)、组建企业两化融合组织体系
2)、明确两化融合方针
3)、体系文件策划
4)、体系文件编写及发布
4、新型能力(体系)策划
1)、识别和确定新型能力(体系)
2)、确定新型能力的价值效益目标
3)、过程管控机制策划
4)、系统性解决方案策划
5)、治理体系策划
5、新型能力实施与运行
1)、制定并发布试运行方案
2)、系统性解决方案实施
3)、治理体系建设完善
4)、匹配规范与协调优化
6、评测和改进
1)、诊断对标、监视与测量、考核
2)、内部审核、管理评审
3)、评价和优化调整体系文件
4)、纠正与预防措施
7、分级评定
1)、确定申请能力类型
2)、确定申请评定等级
3)、选择具有相应等级服务能力的评定机构
4)、分级分类进行评定申请
5)、接受分级评估审核服务
6)、开展问题整改
8、体系保持和持续改进
1)、获证后按照规定使用分级评审结果
2)、获证后的体系保持和持续改进
3)、打造与不同能力或者更高能力等级对应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四、 注意事项
1、合作费用是否含有隐形费用:官费、认证费、差旅费用、杂费(启动会横幅、铜牌制作、PPT制作、材料装订制作等)。
2、服务公司资质:两化融合1A服务必须拥有2A资质以上的咨询师,2A服务必须拥有3A以上资质的咨询师。
3、系统问题是否解决:客户系统不达标需要做系统建设时,是否能够解决。
4、是否存在外包情况: 是贯彻国家标准,材料撰写要求非常严格,涉及会存在材料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重大问题。
5、公司合作案例查询:百度搜索“两化”→首页→两化融合服务平台→管理体系→服务机构→输入服务公司名称。(可查询该服务公司合作案例,以及该公司两化融合服务人员资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