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仪征市油港,南京长江油运公司紫金山船厂卸船区域,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年产300万吨PTA项目首台80吨重的精馏塔回流罐从1000吨级的大型浮吊船缓缓起吊,20分钟后,安全平稳地落在岸上的全回转液压轴线板车上。年产300万吨PTA项目首台大型设备接运圆满成功。
该项目是江苏省重大项目、中国石化重点工程项目,项目自2021年开工以来,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交安阶段。年产300万吨PTA 项目大型设备接运共计50多台套,总重14500余吨,项目首台大型设备精馏塔回流罐的接运,预示着项目建设进入到大型设备全面安装阶段,向2023年按期建成、投产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关键一步。
无独有偶,总投资8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年产250万吨PTA生产装置和180万吨PET生产装置的海南逸盛石化二期项目也面临投产。逸盛石化工程部设备主任李兵介绍,截至11月15日,二期项目已签合同约57.46亿元,其中2022年计划投资约30亿元。施工方面,PTA项目土建约完成54%,主装置、锅炉、制浆改扩建土建正在施工中;PET项目土建施工已完成14%。整个二期项目计划2023年6月投料试车。二期项目竣工投产后,逸盛石化的PTA产能将达到460万吨,PET产能达到380万吨,在全国的芳烃产业链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PTA产能密集投放 行业集中度和竞争格局生变!
近几年来国内聚酯项目逐步投产,而国内PTA表观需求量也呈现了增长趋势,因国内PTA产能增长速度高于下游聚酯,因此国内供过于求导致PTA进口量出现大幅下滑,而出口量较去年也出现了迅猛增长。而未来几年,新装置集中投产,随着PTA产能密集投放,产业过剩局面或加重。
中国成为全球PTA第一大国,用了短短20年时间。2011年起,PTA产能高速扩张,而国内PTA生产企业平均开工率长期处于90%高位,行业自给率不足,PTA单吨净利润超过1000元,从而吸引大量企业投PTA。2012-2014年,我国总共新增PTA产能2230万吨,产能加速扩张后致过剩严重,行业开工率降至70%,导致PTA全行业陷入长期巨额亏损。2015年,远东石化破产及翔鹭石化重组,产能陆续退出市场,使得国内PTA供需格局呈现平衡装置。2016年国内PTA行业新增产能220万吨,同比增长4.7%。但随着2017年华彬、福海创、蓬威等旧装置复产,及桐昆新装置新投,PTA供应大幅增加。但2018年下游聚酯产能增加了540万吨,使得国内PTA供需格局延续紧平衡状态。而2019年成为聚酯行业转折性一年,上下游的新装置纷纷上马,国内PTA也有210万吨新装置正常投产。
随着大炼化一体化项目的火热上马,2020年共有840万吨装置投产。2021年新投产820万吨,其中包含福建百宏250万吨,虹港石化240万吨,逸盛新材料330万吨。剔除产能有宁波逸盛两套65万吨装置,扬子石化40万吨装置,共计170万吨。因此2021年新产能增加650万吨。2022年逸盛新材料新投产330万吨装置,剔除长期停车的辽阳石化80万吨、珠海英力士65万吨、翔鹭石化165万吨装置合计305万吨装置。据了解,威联化学250万吨新装置计划11月份投产,届时产能或进一步增加。此外,由于近几年来国内聚酯项目逐步投产,而国内PTA表观需求量也呈现了增长趋势,因国内PTA产能增长速度高于下游聚酯,因此国内供过于求导致PTA进口量出现大幅下滑,而出口量较去年也出现了迅猛增长。
2018-2022年,国内PTA产能区域分布变化不大,主力生产区域分布在华东、东北、华南一带。其中华东地区约占据国内总产能的52.49%,东北地区约占据国内总产能的25.03%,华南地区约占据国内总产能的17.00%,其他地区约占据国内总产能的5.48%。
截至2022年末,我国超过100万吨产能的生产企业主要包括逸盛集团、恒力石化、福海创、独山能源、桐昆嘉兴、BP珠海、江阴汉邦、三房巷、虹港石化、扬子石化、仪征化纤、台化宁波、华彬石化和四川能投、新疆中泰、福建百宏、威联化学。
始自2005年的“国退民进”,塑造了当今PTA业态,国企停止向PTA投资,专注于上游发展,民营乘势由下游聚酯大举逆向向上游PTA发展,装置规模几何级增长。另外,大量外部资金进入PTA行业,合资企业占比增加。2018-2022年国内PTA企业性质也发生了悄然变化。截至2022年末,我国PTA生产企业分为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其中民营企业约占据国内总产能的82%,国营企业约占据国内总产能的11%,合资企业约占据国内总产能的7%。
国内聚酯企业在扩增自身产能的同时,也开始向原料PTA和下游织造,以及上游PX方向拓展,产业链一体化程度加深。目前国内聚酯企业配套上游原料PTA的企业主要是逸盛、恒力,企业不仅原料自足,且市场外销量也有800-900万吨以上。而桐昆、三房巷、盛虹、仪征等企业虽有PTA产能,但自用量不足,仍需外采。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深入,一些生产能力弱、不能及时转型的小企业将在洗牌中被重组或淘汰,越来越多大企业选择“重新整合”。后期国内聚酯企业大型一体化项目增多,形成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业务经营。聚酯企业在向上下游发展的同时,大为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整体盈利水平。
(m.auto-fm.com) 成立13年来,致力于提供 、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ISO体系认证等服务。关注【科小泰】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