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中小企业来说,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认定是一道重要门槛,迈过之后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可以获得各级政策奖励。但是,高新技术企业因为不合规被“摘牌”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而且后果很严重。
知识产权界统计了 管理工作网近几个月公布的被取消企业高新技术资格名单。据不完全统计,共计218家企业被取消企业高新技术资格,追缴5家企业证书有效期内自不符合 条件年度起已享受的税收优惠以及因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而获得的财政奖补资金。被取消高新技术资格的企业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家、江西省90家,广东省5家,青岛市106家,宁波市4家。
新黄河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不少企业冲着高新技术企业的诸多优惠政策去申请,但本身是滥竽充数,或者后期未认真维护,导致资格取消,最终损失比收益大,企业追悔莫及。
根据《 管理办法》,企业的高新资格被撤销,以前年度享受的优惠将会被要求补税,并且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秋后算账”可不仅补税,还将影响下一次申请认定高新。修改后的《 管理办法》虽然删除了“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认定机构在5年内不再受理该企业的认定申请”的规定,但也可以预想,未来再度申请将会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查和监管。
事实上,也有少数上市公司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被取消,企业须发布补税公告,股价下跌,更对上市公司的声誉产生重大影响。
当越来越多的高企被“摘牌”,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并非认定成功即万事大吉坐享其成,必须防患于未然。
在哪些情况下,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会被取消呢?科技服务业专家、山东文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傲福介绍,高企被“摘牌”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年度归集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不符合条件,企业科技人员占比不达标,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严重环境违法和环保行政处罚,企业认定过程中存在严重弄虚作假行为,存在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或者无效风险,专利内容与高企技术产品关联度低;企业日常管理不到位,未及时报告相关数据;财务相关处理不符合政策要求等。“最为常见、企业感觉最难的是研发管理的种种问题,这也是科技、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复核、抽查的重点。一些习惯于粗放管理的企业,因为不能准确理解运用政策,没有建立科研管理体系,研发留痕、成果总结与财务管理都不到位。术业有专攻,随着科技服务业崛起,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请专业机构负责全流程研发管理、维护。尤其是本身已经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科技服务机构,在这方面更有经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研发费用高度关注和支持。同时,随着数字化工具在财政、科技、税收等管理部门的应用,从2022年起,研发费已经在各个部门之间开展数据比对,这对企业来讲,规范压力比较大,如何在多政策口径下做好研发费的规范提升是企业应该迫切关注和研究的。
- 上一篇: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万家
- 下一篇:国家 后,资质维护有哪些注意事项